毕业季的热潮刚刚退去,2024年招聘季又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帷幕。
(资料图片)
近日,美团宣布启动2024届校园招聘,预计招募6000名应届毕业生。无独有偶,快手、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也先后启动了2024秋招计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上述招募岗位均包含了机器人算法、声学、大模型、NLP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在大厂张开怀抱延揽人才的同时,就业市场对于学历要求的分化也日趋明显。
“我暂时不考虑进入AI行业了,毕业院校和学历限制了我的选择范围。”一位普通一本院校的同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白了自己的无奈与不甘。“我能进的也只有小厂,但是靠烧投资人钱活下去的公司能存在多久,我不敢想象。”
在新技术的浪潮之下,浮沉在就业市场的求职者也在进行着多样的权衡,以期为自己换来一个相对确定的职业未来。
应届生的进与退
高歌是2022级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金融科技方向的学生。身处人工智能和金融的交叉学科,他面临着走向创新和回归传统的两难抉择。“因为我学的算是金融专业,但是现在随着AI的发展,以后面对的公司都多多少少跟AI会有关联。”
在大模型还未如此火热的2021年,高歌考虑过加入专业的人工智能公司,但是他们“对技术的门槛要求特别高,一般会要求学历为博士,还会要求你有比较强的数学或者是计算机背景”,所以高歌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加入传统的金融行业。
但目前他实习时所从事的工作依然与人工智能有着强关联。“我的就业方向还是证券公司,但是我的工作里会跟AI有很多相关的东西。”
相比之下,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肖方的选择更为聚焦。他表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一定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目前自己想从事的领域有三维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等。“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觉得先找个龙头企业,加入一个大的团队来提升自己的行业背景是一个好的选择。”
谈及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肖方表示并不看好。“目前来说,要创造多模态大模型,首先需要有庞大的计算资源,而初创公司的计算资源一般是不够的。其次,初创公司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而目前的初创公司一般只能融到天使轮,很难等到A轮,有95%的初创公司都是这样的。”
因此,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研发投入决心的大厂,成为了肖方的首要选择。
一位国内985高校大数据学院负责招生的教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具体来看,人工智能专业较为热门的就业岗位有:算法工程师、数据处理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等。
其中,算法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核心的岗位之一。他们负责开发和优化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提高算法性能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算法工程师是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岗位之一,约占就业岗位的30%。数据处理工程师是负责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建模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
而机器学习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机器学习模型和系统,并优化机器学习算法和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则负责处理和分析自然语言文本的专业人员,能够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文本分析和语义理解,将这些技能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智能问答等领域中。
AI布局,高校先行
事实上,每当新的科技浪潮翻涌的时候,高校们总是力争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共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其中,增设数量最多的便是人工智能专业,首批就有35所。
据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介绍,目前,已有35所高校新设置人工智能专业,101所高校新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96所高校新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50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31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4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人工智能专业炙手可热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但在高校如此密集开办专业之后,我国AI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缺口高达500万,在高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下,这种人才短缺将会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日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而人才是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
截至目前,上海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规模为23.2万,而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34.3万-41.4万人,这也意味着人才失衡问题的凸显。实际上,上海只是人工智能行业面临人才短缺的一个缩影,在高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下,人才短缺将会长期存在。
但根据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以上。那么,这次人才究竟流向了何方?
据相关统计,绝大多数的人才还是流入了消费互联网行业。其中六成的毕业生进入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约三成的毕业生进入了高新科技企业,包括华为、宁德时代等;还有少量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考取公务员等。
除此之外,产学研的割裂仍然困扰着人才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的实战能力是弥补高校与企业之间鸿沟的重要环节,而当下这一方面正在呼吁硬件的支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转型。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怎样把学生基础的理论扎得更深,其次是如何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强,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因此,与每个新兴行业一样,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着自身的问题。除了固有的数据问题、隐私安全问题等,人才问题的桎梏仍然需要企业、市场、高校三方共同发力。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